QR Code碼是由日本Denso公司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種矩陣二維碼符號,它除具有一維條碼及其它二維條碼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漢字及圖象多種文字信息、保密防偽性強等優點外,還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 碼制 |
QR Code |
Data Martix |
PDF 417 |
| 研制公司 |
Denso Corp. (日本) |
I.D. Matrix (美國) |
Symbol Technolgies (美國) |
| 碼制分類 |
矩陣式 |
堆疊式 |
| 識讀速度* |
30個/每秒 |
2~3個/秒 |
3個/秒 |
| 識讀方向 |
全方位(360°) |
±10° |
| 識讀方法 |
深色/淺色模塊判別 |
條空寬度尺寸判別 |
| 漢字表示 |
13bit |
16bit |
16bit |
* 每一符號表示100個字符的信息。
超高速識讀: 從QR Code碼的英文名稱Quick Response Code可以看出,超高速識讀特點是QR Code碼區別于四一七條碼、Data Matrix等二維碼的主要特性。由于在用CCD識讀QR Code碼時,整個QR Code碼符號中信息的讀取是通過QR Code碼符號的位置探測圖形,用硬件來實現,因此,信息識讀過程所需時間很短,它具有超高速識讀特點。用CCD二維條碼識讀設備,每秒可識讀30個含有100個字符的QR Code碼符號;對于含有相同數據信息的四一七條碼符號,每秒僅能識讀3個符號;對于Data Martix矩陣碼,每秒僅能識讀2~3個符號。QR Code碼的超高速識讀特性是它能夠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管理等領域。
全方位識讀: QR Code碼具有全方位(360°)識讀特點,這是QR Code碼優于行排式二維條碼如四一七條碼的另一主要特點,由于四一七條碼是將一維條碼符號在行排高度上的截短來實現的,因此,它很難實現全方位識讀,其識讀方位角僅為±10°.
能夠有效地表示中國漢字、日本漢字: 由于QR Code碼用特定的數據壓縮模式表示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它僅用13bit可表示一個漢字,而四一七條碼、Data Martix等二維碼沒有特定的漢字表示模式,因此僅用字節表示模式來表示漢字,在用字節模式表示漢字時,需用16bit(二個字節)表示一個漢字,因此QR Code碼比其它的二維條碼表示漢字的效率提高了20%。
編碼字符集: 1、數字型數據(數字0~9); 2、字母數字型數據(數字0~9;大寫字母A~Z;9個其他字符:space ,$, %, *, +, -, ., /, :); 3、8位字節型數據; 4、日本漢字字符; 5、中國漢字字符(GB 2312對應的漢字和非漢字字符)。
QR Code碼符號的基本特性
| 符號規格 |
21×21模塊(版本1)-177×177 模塊(版本40) (每一規格:每邊增加4個模塊) |
| 數據類型與容量 (指最大規格符號版本40-L級) |
數字數據 :7,089個字符 字母數據 :4,296個字符 8位字節數據 :2,953個字符 中國漢字、日本漢字數據 :1,817個 字符 |
| 數據表示方法 |
深色模塊表示二進制“1”,淺色模塊表示二進制“0”。 |
| 糾錯能力 |
L級:約可糾錯7%的數據碼字 M級:約可糾錯15%的數據碼字 Q級:約可糾錯25%的數據碼字 H級:約可糾錯30%的數據碼字 |
結構鏈接 (可選) |
可用1-16個QR Code碼符號表示一組信息 |
| 掩模(固有) |
可以使符號中深色與淺色模塊的比例接近1:1,使因相鄰模塊的排列造成譯碼困難的可能性降為最小。 |
擴充解釋 (可選) |
這種方式使符號可以表示缺省字符集以外的數據(如阿拉伯字符、古斯拉夫字符、希臘字母等),以及其他解釋(如用一定的壓縮方式表示的數據)或者對行業特點的需要進行編碼。 |
| 獨立定位功能 |
有 |
QR Code碼可高效地表示漢字,相同內容,其尺寸小于相同密度的PDF417條碼。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條碼打印機都支持QR code條碼,其專有的漢字模式更加適合我國應用。因此,QR code在我國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