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漢城大學化學系教授崔珍鎬(音譯)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一種納米dna條碼系統已經開發成功,這一系統可以大幅提高產品條碼標識的可信度。
由于dna條碼肉眼無法識別,難以篡改,可以預防產品的運輸、流通、銷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仿冒行為。崔教授表示,他的研究小組“把納米技術應用到dna條碼中,開發成功了穩定性和可信度都大幅提高的新型條碼系統,這一成果屬于世界首創。以在流通過程中可能會魚目混珠的綠色農產品為例,如果農家用噴霧器把納米微粒噴灑在農產品上,那么在流通過程中,不法商人就很難做手腳,產品的質量便能夠得到保證。” dna條碼系統將具有某種特定信息的dna粒子附著在產品上,需要識別產品時,通過dna譯碼機對信息進行解讀。
目前,dna條碼的解讀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但是世界各國正在積極開發儲存有各種dna信息的芯片,使解讀時間大大縮短,成本也將成級數下降。 dna條碼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以廣泛應用于需要精確跟蹤的工業和農產品,甚至可以用來跟蹤污染物質的擴散過程。美國商務部于2003年5月初曾經宣布,將采用美國應用dna科學公司的dna紡織品標識系統作為美國紡織品生產廠商和海關對紡織品進行標識和鑒別的三個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