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條碼發展報告》發行 |
| |
|
 |
| 更新時間:2008-6-2 12:25:33 |
| |
《中國條碼發展報告》(1988-2003)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組織編寫,北京世紀創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協助完成。現已正式出版發行。 我們已經從工業社會步入了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人類生活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它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信息海量的流動和處理過程中,人們開始關注如何改變手工數據輸入,使輸入質量和速度與其相匹配。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我國條碼技術的早期應用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主要是了解,跟蹤國外技術資料。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80年代末,條碼技術開始在我國的郵電、零售等領域開始應用。1998年12月,為解決我國商品出口業務的急需,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負責研究、推廣應用條碼技術,統一組織、協調、管理我國的條碼工作。1991年4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代表我國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開創了我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的發展速度一直居各國編碼組織之首。 盡管條碼技術已在我國許多領域得到了應用,推廣應用工作成績顯著。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不足。全社會對條碼的認知度不高,條碼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投入不足,條碼自動識別技術裝備的科研、開發、生產薄弱,銷售額占全球銷售額不到1%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條碼技術在我國企業內部的應用以及在整個供應鏈、物流配送的推廣,整體應用水平不能適應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今年初提出了“中國條碼推進工程”,其總目標是:加速推進條碼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形成以條碼技術為主體的自動識別技術應用。 縱觀條碼工作的發展歷程,我國條碼工作走過了一條將條碼技術應用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國民經濟各到推廣應用的成功之路。我們相信條碼事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為了系統地研究我國條碼技術推廣應用的發展歷程,客觀地反映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全面總結條碼技術在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中的經驗,推出了《中國條碼發展報告》。《中國條碼發展報告》的出版發行將會對實施“中國條碼推進工程”,加快條碼及其自動識別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 |
| |
|
 |
 |